1.格雷欣法则
格雷欣法则是以这条概念的提出人托马斯·格雷欣爵士来命名的,其实这个概念在中国的古谚语里有一个更加通俗易懂的提法,那就是劣币驱逐良币。
格雷欣在四百年前就发现,在两种表面上价值相同然而内里价值并不同的货币同时出现在市场上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将会被收藏起来或者是输送国外,渐渐地在市场上减少流通;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在市场上所占据的份额会越来越大。
这条经济学原理其实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会表现出来,最明显的就是食品店为了缩减自己的材料成本,用低劣的食材以次充好,再用市场价卖出去,很快每个商家都会不约而同这样做,这就是格雷欣法则。
2.博弈论
博弈论是经济学的一个常用分析方法,近代博弈论起源于冯·诺依曼与奧斯卡·摩根斯特恩。在博弈论中将每一个参与进博弈且拥有自主决定权的人称局中人,局中人都有自己行为的可行方案,这就称为策略,如果策略可数就成为有限博弈,不可数就是无限博弈。
一场博弈的结果被称为得失,影响局中人得失的结果不仅与他自身的决策有关,还与全部局中人的所取得一组策略有关,一局博弈结束时每个局中人的“得失”是全体局中人所取定的一组策略的函数,通常称为支付(payoff)函数。
博弈理论有一个重要概念被称为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即在这个点上,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寻找均衡点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3.棘轮效应
棘轮效应的提出者是经济学家杜森贝利,为的是反驳凯恩斯的消费是可逆的观点,棘轮是一种只能单向转动的齿轮,如果朝着相反方向转动,便会被牵制住从而停止运动。
杜森贝利用棘轮形象生动地比喻任的消费具有不可逆性,向上调整容易,向下调整就十分困难,并且向下调整在短时间之内是不可逆的行为,同时从中产生了习惯效应。即是消费者提高消费简单,收入降低削减消费就会困难,以致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
用中国的古谚语来说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